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资讯

德国养花风情文化慕尼黑一首美丽的田园诗

2024-07-22 来源:井然装修资讯网

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:“此地,冬天不冷,夏天不热,从来没有遇到过大风。既无扇子,也无蚊帐,苍蝇、蚊子成了稀有动物。跳蚤、臭虫更是闻所未闻。街道洁净的邪性,你躺在马路上打滚,绝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…。”

季老先生说的“此地”就是德国。在德国,有一个美丽的城市――慕尼黑。

慕尼黑,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,是德国第三大城市(仅次于柏林和汉堡);是德国最富裕的城市;是德国最热门的旅游胜地,号称“德国的秘密首都”……

慕尼黑,是世界两座顶级学府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所在地;是宝马和西门子等世界著名大公司总部所在地;它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内公共交通系统之一;它有许多巴洛克式和哥特式建筑,例如新市政厅、圣母大教堂、老彼得教堂、天鹅堡和圣马可大教堂等等;慕尼黑啤酒节享誉全球……

因此说,慕尼黑是德国主要的经济、文化、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。

吸引儿子留学德国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德国的教育体制。

德国的教育水平是世界顶尖的。德国没有高考,都是通过推荐上大学,并且德国上大学不用交学费,这样的福利也惠及外国留学生。但是,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谁都能顺利拿到文凭,在德国混文凭是绝对不可能的,只有老老实实并且刻苦努力才能毕业。大学没有统一的教材,在开学第一课,导师会告诉你该学科的参考书,考试内容就在里面,如果没有认真读完那些参考书,你就不可能完成考试。

德意志民族的理性、务实是儿子很欣赏的品质,因此,他选择了去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。

从此,慕尼黑也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。

2019年6月15日,我们从北京登机,踏上了慕尼黑探亲之旅。

在慕尼黑前后七天的时间里,我们游览了很多地方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慕尼黑田园诗般的美景以及那些温文尔雅、真诚友善的德国人。

记得从慕尼黑机场去市里的路上,车窗外满眼都是绿色的田园,还有绿色簇拥着的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崭新别墅,在夕阳下像幻灯片一样一张张地翻过。

在郊区看到绿色的田园,本来没有什么稀奇,但是这里的田园都是规模化的,并且有布局,有格调,没有一处是参差不齐、杂乱无章的,是懂美学的人设计的吗?

走出地铁站,首先看到的还是满眼的绿色,只不过它们搬到了马路两边的树上、绿化带里、大片的草坪上还有楼房的前前后后,不由得让人感叹,这里的环境太绿色了!

儿子说步行二十分钟就能到家。

“这里就是慕尼黑市区了吗?”我满脸疑惑。没有高楼大厦,没有车水马龙,因此也没有人声鼎沸喇叭嘶鸣,比国内的小乡镇还要安静,偶有几辆汽车和自行车出现,怎么称得上是城市呢?儿子说今天是周末,商店超市都关门歇业,人们都回家享受家庭生活了。在国内,周六人们都是走出家门,去商场、超市等地方消费的。

这里的街道真的如季老先生说的:街道洁净的邪性。我们拉着行李箱,慢慢逛起了街景:

临街的房子,以三四层高的别墅式建筑居多,房子的颜色没有混凝土似的灰黑色,而以白色、淡黄色和砖红色为主。德国人特别喜欢养花,每年消费的鲜花数量,据说欧洲排名第一。你看每家每户的阳台上、楼梯上,都摆放着精致的小盆栽,里面养着各色的花儿,有长寿花、薰衣草、太阳花等等,更多是叫不上名字的,但我认识德国人最喜欢养的一种花――矢车菊,它是德国的国花,代表着谦虚谨慎的意思。他们把自家的小庭院也打理得精致漂亮,新翻的土地上种着木槿啊,夹竹桃啊等开花的小乔木,有的还种上了绿色的蔬菜,低矮的围栏也都用绿植点缀。(这不就是我一直梦想中的小房子吗?)

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(这和我们也反着)。他们的房子没有防盗窗,也不封阳台,花儿都是朝向外面摆放的。走在街上,一抬头就能看见家家户户的花团锦簇,姹紫嫣红。

自己的花给别人看,别人的花也给你看,真好,真聪明。

这里的树木种类和国内差不多,七叶树、杨树、柳树、槐树、法桐还有橡树。但这里的绿地面积太大了,居民楼成了它们的点缀,仿佛它们才是城市的主角。

拐角处有几只“鸽子”在草坪上觅食,它们通体黑亮,很肥硕,走近了也不躲人。(在国外动物大多是不怕人的。)“鸽子怎么都是黑色的?”“这是黑乌鸦!”“啊?不可能!”我知道在中国人眼里,乌鸦是最讨厌的鸟儿,怎么会任由它们与人共处呢?

在这里人们从不伤害任何动物,乌鸦也登上了“大雅之堂”,尽管它的叫声还是那么不招人喜欢。

儿子租住的房子是一栋五层的公寓楼,前后都是干净平整的草坪;右边还有一大片树林和一个用篱笆围着的小花园;左边的一角是一个小广场,有一排石凳和一个简陋的秋千,在那里细数着光阴;另一角是一个房子样大小的垃圾箱,垃圾都是分类投放的。

德国在七十年代初就实行了垃圾分类制度,现在已成为每个公民自觉自愿的一种行为了。

现在我国也在倡导垃圾分类,在这方面应该借鉴一下德国比较成熟的一些办法,首先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上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,其次在垃圾处理环节,优先采用分类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(生化)技术,最后无法资源化的垃圾才焚烧或卫生填埋。

在德国的很多城市,环卫工人会通过吹风设备将道路上的落叶归到草地上。落叶既为城市增添了色彩,也为植被保持了水分、增加了养分。不像我国,把落叶当垃圾处理掉了,浪费了人力物力还破坏了环境。

在这里住的这段时间,真的没见过一只苍蝇、蚊子,没见过乱扔的垃圾。这里没有大风,没有灰尘,更没有雾霾,街上没见过戴口罩的人,我带去的口罩也成了无用品。

环境只有人人保护才能人人受益!

在全球最适合全家居住的城市评选中,德国有三座城市进入前十名,分别是汉堡、斯图加特和慕尼黑。

每天的清晨,总是被鸟儿的歌声叫醒的,楼里楼外根本听不到其他动静。推开窗户,对面楼的阳台上一簇簇漂亮的小花儿在向你问好,家家卧室的窗帘还是拉着的。儿子说,这里的居民大多没有早起的习惯,特别是周末一般十点后才起床。

德国人非常注重家庭生活,也很会享受生活,骑着单车去附近的森林或者公园野炊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,德国人还特别喜欢游泳和享受日光浴,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,这样的生活不需要花费过多的钱,又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悠闲自在。

慕尼黑是德国收入最高的城市,而且员工的福利非常好,若企业亏欠了公司的员工工资,政府就会出钱垫付,但是他们喜欢精打细算,不少德国人非常喜欢买二手的家具,因为大部分人都有重视节约的环保意识,比如你缺少什么东西或者是用不着的东西,都会在网上公开买卖,这样一来就会省去花冤枉钱。

节约,就是最好的环保。

德国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,我认为这与德国重视教育有关,不只是高等教育,他们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也是世界闻名。(据说在德国,钓鱼也得考证,猫、狗等宠物都必须去学校接受训练后才能饲养。)

我们坐地铁去市中心,发现上下电梯时,人们都自觉靠右站,留出左边通道给那些有急事儿的人;在地铁上,从没见过抢座位的,更没人大声喧哗,他们说话都是凑近对方耳边,保证不影响他人;总是把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留给推婴儿车的人或者是老人。

德国人的精打细算还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。街上很少有交警维持秩序,也没有售票窗口,人们都用无人售票机,或者是去街上的报亭等小摊位上买票。车站里也没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,更没有检票口,但是有身着便衣的工作人员随机上车查票,据说一旦发现逃票情况,会开出几十倍的罚单。欧洲许多国家都这样。(在罗马坐公交车时,就曾遇到一对游客被罚的情况。)德国人非常重视诚信二字,逃票现象几乎没有。偌大的超市仅有两三个工作人员,买东西时顾客自己称重。餐馆的服务生没有工资,顾客给的小费就是他们的收入。大街上很少看见环卫工人。就是在机场海关里面,工作人员也很少,不像国内,几步一岗。高速路上也没见过什么服务区……

但是,这里秩序井然,环境优美,人们安居乐业,原因何在?国民素质高!

德国人特别有“规则意识”。

我们从斯图加特开车回慕尼黑的路上,充分感受到了“规则”的重要性。

德国的高速路不限速、不收费也不查酒驾。路上的豪车都开得风驰电掣一般,但是德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却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,除了德国车安全系数高、路况好之外,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国人开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,想超车就打转向灯,超车后自觉并入旁边行车道,从不占道行驶,一切有章有法。

德国人从不炫富。

在衣着上看不出贫富差距。男女老幼都偏爱休闲舒适的装扮。(就连养的宠物狗,大多看着长相一般。)有人分析过原因,第一,德国富豪的表率作用。他们喜欢过“隐身生活”,把炫富看做是一种低俗和缺乏教养的行为,他们更看重家庭和谐和对子女的教育,他们大多数人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热爱公益事业,更推崇“不留名捐赠”。第二,普通人也不喜炫富。因为德国社会稳定,福利制度健全,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和医疗,国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保障,因此,人们对财富没有太多的兴趣,所以也不炫富。

关于什么是“文化”,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概括:根植于内心的修养;无需提醒的自觉;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;为别人着想的善良。

我想,在这里我遇见了很多很多有文化的德国人,值得我好好学习,这也是此次旅行最大的收获了。

慕尼黑就像一首诗,一首田园诗:有美丽的景色,怡人的气候,还有一群追求生命本真快乐的人们。

我渐渐体会到好多人为什么喜欢称呼它为“慕村”了,因为在人们心里,它就是最适合居住的美丽村庄,更何况我的亲人在那里生活着,让我怎能不爱它!

智库时代官网

商业故事网站

体育时空期刊

高铁速递杂志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