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装修效果图

安达老房装修联系方式走龙江大地看今昔巨变

2024-10-10 来源:井然装修资讯网

写在前面的话——

壮丽七十年,奋斗新时代。

栉风沐雨,砥砺前行,龙江自强不息!

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过去,70年来,龙江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从满载荣光的“共和国长子”,到正在走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;从昔日人迹罕至、泡泽密布的北大荒,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“中国大粮仓”……广袤黑土地上,一代代勤劳质朴的龙江儿女,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奋进,谱写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篇章,与共和国同频共振,高歌猛进。

为时代放歌,为历史画像。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到来之即,东北网启动了“走龙江大地,看今昔巨变”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活动。三支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誓师出击,在这个分外凉爽的北国盛夏,走向正生机勃发的黑土地。我们将牢记新时期媒体的初心与使命,增强脚力、眼力,用脚步去丈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长年轮,用镜头和笔端去感知时代的体温,触摸发展的脉动;我们将发挥媒体融合的威力,增强脑力、笔力,用全新的视角和现代化的传播载体,抚今追昔,用鲜活的事实、生动的数据展现沧桑巨变,描画龙江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画卷;我们将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思索,去探寻和发掘东北抗联精神、北大荒精神、大庆精神、铁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动实践,那一定是鼓点铿锵,荡气回肠!

跨越千山万水,仍在跋山涉水。再一次出发,是为了不忘昨天,无愧今天,更是为了无限美好的明天。我们将挥洒激情和汗水,浓墨重彩讴歌这片热土,为龙江加油!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!

题:李志春:“路”“油”文化蕴养安达

东北网记者陈显春 王明菲 赵红星

“中东铁路、大庆石油会战,为安达市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和石油文化,路和油是安达文化的根基和底蕴。”安达市档案馆馆长、地方史志研究专家李志春,在接受东北网“走龙江大地看今昔巨变”报道组采访时如是说。

古籍修复。东北网记者 赵红星 摄

李志春介绍安达石油会战。东北网记者 赵红星 摄

孙秀英和她的刺绣作品。东北网记者 赵红星 摄

“在安达高铁站两侧,依然保留着两栋黄房子。”李志春介绍说,这是1901年修建中东铁路(绥满铁路)安达站时的老房子,现在房子已经被修缮一新,经过和铁路部门协调完,归地方建小型博物馆使用。

当年铁路的建成,让安达人较早地接触到了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,对地域文化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1959年,在发现大庆油田后,安达建立了大庆油田指挥站,引来了很多的高知人才,并将他们先进的技术、文化带至当地,领风气之先。60年代的安达,就已经有了京剧院、评剧院、歌舞团。

“中西结合,这是安达文化的根基和底蕴。”李志春说。

随着近几年安达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,安达的文化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发展及延续,从开始的书法诗词绘画,到后期的铜雕、剪纸、刺绣等等。仅书法一项,目前安达国家级书法会员有9人,省级书法家协会也达到了40余人,其中不乏国家书法兰亭奖佳作一等奖获得者,这是书法中的最高奖项。

铜雕展示。东北网记者 赵红星 摄

现场书写毛笔字。东北网记者 赵红星 摄

在安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,记者看到了由政府创办的书法、绘画、古籍修复、诗词、摄影等22个工作室,这里也成了安达的文化阵地。

在古籍修复传承人蒙德英的工作室内,她正在修复古籍扇本,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,蒙德英通过古籍修复技艺,让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传承。在省级非遗“双项”传承人孙秀英的剪纸和刺绣馆里,孙秀英自豪地告诉记者,目前她正在致力于申请剪纸国家非遗项目,目的是打造安达剪纸之乡,带动更多妇女加入到剪纸行列中来。

李志春说,近几年,安达先后举办了“牛城五叟”书画展及学者说安达、画家绘安达、十佳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等活动,在充分保护挖掘本土文化特色上,发掘草原文化、石油文化、抗战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,将文化资源作为城市经营和旅游产业开发的资本融合推进,促进安达经济发展。

农村科学实验杂志社

做好网站优化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

校园英语